©CC BY-NC-SA 4.0

频道: cx.ms/channel
笔记: cx.ms/memo
博客: cx.ms/blog
剪贴: cx.ms/clip
社交: cx.ms/sns
Puter - 开源浏览器模拟图形桌面

意在成为一个 "Internet OS", 但就目前的开发进度和用户体验来说只能算是一个远程的集成开发环境, 因为内置功能齐全的「软件」只有一个 VS Code for the Web. 完全使用 JavaScript 和 jQuery 构建.

目前可以用来在线编辑和发布静态网站(仅支持实例域名中发布):

https://colorful-bear-6186.puter.site/

或者用内置的云空间保存文件, 新注册用户赠送 500MB 空间, 通过邀请好友注册获得额外的空间(1GB/人), 单向返利.

GitHub: https://github.com/HeyPuter/puter
aff: https://url.cx.ms/puter

#Software #Web #storage #opensource

via CXPLAY's Memos
#吐槽

好几年前看到给电动滑板刷机刷得减不了速刹不住车最后人仰马翻, 现在终于电车开始普及并取代低端油车, 软件对硬件也从辅助变成了控制核心. 以前就有 GPS 锁能锁油车, 锁挖掘机, 锁大型农机. 现在居然火车都已经能在固件里写死锁定逻辑, 赤裸裸的供应商锁定. 汽车也终于开始被计算机和互联网「赋能」, 数码公司, 软件公司, 广告公司开始造车是不是都有些先天优势? 方案整合加行业咨询也能通吃造车吗?
PS: 开源运动什么时候卷进工业界?

via Nostr@cxplay Short Text Note by 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ng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果实呗. 大部分被子植物的果实都是花的子房部分发育来的.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hsw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实有这样功能实现原型: https://github.com/fiatjaf/nocomment
之前还想给博客加上 Fediverse 的评论区.

via Nostr@cxplay Short Text Note by DASHU (reply)
#吐槽

群里看到的, 测测你的.
(麋鹿)性偏好测试(免费): https://jinshuju.net/f/c9eWTJ

via Nostr@cxplay
#吐槽

本来很久之前就被 Hexo 的依赖折磨想换 Hugo, 但是又一直没找到移动端和桌面端文章都有悬浮目录显示的主题. Hugo 如果主题不加处理, 特色就是把目录放在文章顶端, 和 Notion 的设计一样. 以前好奇为什么 Notion 连目录都是 block, 后来有群友解释到可能是因为 macOS 有快速回顶快捷键(⌘+Home), 但实际上 Windows 也有(Ctrl+Home). 唯独移动端都没有, 只有在一些系统界面上才有点击标题栏回顶, 在移动端读长文仿佛在读一本没有页码的书一样, 只有回到目录才能知道下一节在什么位置. 有的博客还会预载评论区, 放上很长的页脚, 这个时候滚动条用来概览文章底部距离当前视线焦点还剩多远已经失去作用了.
可能博客被设计来就是要写成一篇通读的, 根本不适合放上一两万字的东西, 更别说多达六个层级的大纲深度, 似乎博客就应该少分节.

via Nostr@cxplay
#吐槽

关于人称代词和性别指向问题, 现在也是愈演愈烈.

早些年, "先生" 一词代指有学问的人, "师傅" 代指有技术的人. "他" 本来代指所有第三人称, 从近现代汉语才开始主要代指男性第三人. "她" 最开始也并不是第三人称, 近现代的白话文运动才从英语 she 引申到女性第三人称.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预判人称群体的性别? 名词化就是 "非二元性别人称代词" 和 "性别中立人称代词". 社交网站的资料页已经开始推行填写自己希望对方使用来称呼自己的 "性别代名词", 或表达尊重, 或表达性别认同. 英语里面现在最常用的是 they, 而中文呢? 如果无法抵抗这股文化冲击, 那必须要好好考量一下了. 我不太想在用 "他" 的时候被质疑而又去拿古汉语的释义去解释性别指向问题, 也不想用 "TA" 这种中文互联网独有的营销术语来当书面表达.
或者, 还是多多解释一下 "他" 吧?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nqw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说, 「梗文化」就是一种互联网解构主义盛行的体现, 而脱胎于梗文化的互联网地狱笑话那更是解构主义的极端, 集反二元对立和虚无主义于大成, 连跨性别文化都要在反二元对立上都稍逊互联网地狱笑话三分. 梗文化可以解构任何文化现象, 能够影响人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 还会 "寄生" 于任何词语, 影响后来人对词源和语素的理解认知.

这和所谓 "模因" 的定义是非常符合的, 梗文化的传播过程就是 "模因污染", 被梗文化入脑的人就是遭受了 "认知危害", 被梗文化影响到了现实信息的就是 "信息危害", 人对认知危害的抵抗力就是 "认知阻抗系数". 消解梗文化的办法唯有 "模因抹杀", 模因抹杀常用手段包括不同级别的 "记忆清除", "抹杀触媒" 和 "模因疫苗".
「动物园规则怪谈」就是种人类基于模因污染和认知危害理论对抗异常模因的最佳实践. 「地狱笑话」既是种梗文化模因污染造成的信息危害. 「梗小鬼」就是被梗文化模因污染后产生认知危害的病人.

via Nostr@cxplay
#吐槽

"跑路" 这个词本来在粤台地区的词源 "走路" 就是个贬义词, 用来表示离开并躲藏(仇家, 债主乃至杀手). 中国大陆地区的 "跑路" 起源于 "提桶跑路", 表示工人失业和下岗, 和 "卷铺盖走人", "炒鱿鱼" 意味相当, 是贬义词. 当贬义词用词者是当事人时就大多变为自嘲用法, 自己可以说自己 "跑路", "被炒鱿鱼", "下岗" 甚至 "走路", 千万不要不考虑当事人感受就对着用这些词, 除非你真的和当事人熟到无话不谈, 否则当事人的自嘲被客体拿过来一施加在同一方上就变成了嘲讽. 同样的还有本世代的 "润" 一词, 我可以自嘲 "润", 甚至自傲 "润", 但是我们把这个词用在第三人上的时候, 除了嘲讽还剩什么? 是在玩梗?

在公共关系下, 第一人称称述尚且需要考虑公众影响, 尚且能把称述事实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第二人称的称述和第三人称的称述, 引导了公众注意力和舆论, 那么谁来承担社会影响和公共资源开销? 谁来定义 "客观事实" 和 "主观评论"? 到底是在「把事实再讲一遍」还是在玩「传话游戏」?

via Nostr@cxplay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