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BY-NC-SA 4.0

频道: cx.ms/channel
笔记: cx.ms/memo
博客: cx.ms/blog
剪贴: cx.ms/clip
社交: cx.ms/sns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adp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as one of the early users of bsky.app too, and bsky.app's privacy policy clearly states that you can access and request your personal data:

> Your Privacy Rights. Depending on what laws apply to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have the right to:
> [...]
> Request Access to and Portabil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i) obtaining access to or a cop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ii) receiving an electronic cop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hat you have provided to us, or asking us to send that information to another company in a structured, commonly used, and machine-readable format (also known as the “right of data portability”);
> Request Restriction of or Object to our processing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 https://bsky.social/about/support/privacy-policy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vs3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 data should still be in bsky.app's PDS, you just won't be able to log into their app. You could probably try to find or modify a bsky instance that doesn't accept blacklists from bsky.app, and then you'd be able to log in normally. As for why bsky.app is stalling you, it's largely because they don't have an internal process for handling data requests from banned accounts, or even a person in charge of it.
There may be a way to simply ask them to migrate your data to another PDS, but despite this, your account will still not be able to log into bsky.app. Unless you set up your own full bsky network or join another bsky network, you won't be able to get your messages to appear on bsky.app either, unless your friends have left bsky.app as well.

via Nostr@cxplay
FixMemos: 给 Memos 适配的链接预览修复和增强

实践演示: https://memos.cx.ms/memos/76gV8C8oNhturfZASfHYei (使用 Telegram 发送)

代为解析 Memos 实例备忘输出完整的 Open Graph 元数据, 也为 Telegram 的 Instant View 进行了针对适配.

使用方法

● 直接拼接: https://fix-memos.vercel.app/https://memos.cx.ms
在反向代理服务器对 Bot 流量进行条件重定向, 将 Bot 重定向到 FixMemos 的访问路径.

#Software #Web #opensource

via CXPLAY's Memos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gnf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 quite sure what bsky's "removal of youraccount" actually means. The full instance of bsky is a network of metadata tags and tag filters, and it's likely that bksy simply tagged the like "hidden_tr" to this account and then loaded a blacklist of tagged accounts through a filter in their app. If that's all it is, it's just a case of "hiding the account from bksy.app".
Of course since bsky.app is now used by basically all Bluesky users, there is a chance that this will work. The actual deletion of an account for bsky is to delete all data associated with the account from the PDS, and if the account data does not exist in several PDSs of bsky.app, then the only way to find out is to find out which PDS it corresponds to and ask them to delete the data or disable the federation.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j9h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的开源许可都没有要求公开详细到每个行的变更历史, 虽然大多数分享源代码都在默认发 git 托管仓库. 也没有要求不得将源代码混淆以阻碍人类阅读, 没有要求维护和构建的工具链也开源, 没有要求分发和托管的基础设施也是开源的, 没有要求开源时提供详细人类可读文档说明, 没有要求后续的修改和分发要符合代码风格, 没有要求获取源代码之前不得附加其他排他性条款.
我只能质疑谴责, 诉诸社区, 然后让其他人也一起质疑谴责. 然后开始质疑谴责不格式和规范化编写源代码的人, 质疑谴责导致上游供应链攻击的人, 质疑谴责还在依赖 GitHub 的人, 质疑谴责把 GNU/Linux 写作 Linux 的人, 质疑谴责用 Windows 和 macOS 而不是 Linux 的人, 质疑谴责用 Discord 和 Telegram 甚至 QQ 进行项目管理的人, 质疑谴责用百度网盘发源代码归档的人, 质疑谴责所有质疑谴责开源的人.
终于看到了开始以赞助者等级决定事务优先级, 开始论贡献量决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确与否.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f4v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已经这样做了, 但是只有自定义客户端才能默认让用户发布的事件里面添加这个标签. t 标签不应该这样用, 只要发出去那他就是一个全网的话题, 不是小群体专属的.

我创建 Nostr.moe 的原因是 Nostr 的比特币单一文化现象太严重, 大多数人不是被 Nostr 强迫人要像用 GPG 一样的反人类直觉的密钥对设计来社交就是被这里的加密货币乃至区块链狂热分子吓退, 当然这里通常也被人某些人认为是 "匿名" 的环境, 导致 Nostr 的公共环境特别是中文的公共环境充满一种怪异的偏激味道.
Nostr 需要更多的普通人, 而不是只存在加密朋克, 无政府主义, 片面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 他们只是不想用 QQ 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东西, 仅此而已, 社交也并不是自由和非自由二选一.

另外我作为 "站长" 也不希望像 Mastodon 在内的平台控制用户账户和内容的生杀大权, 也就是在客户端上或者服务器上进行被动审查. 就算社区成员真的违反了社区守则被取消了中继的写权限和身份标签, 那实际上并不会怎样, 只是消息不会出现在 Nostr.moe 的首页了而已. 这样的社区成员甚至还能继续用 Nostr.moe 的自定义客户端.

Nostr.moe 是个通过过滤全球 Nostr 网络来列出认同社区理念的用户的消息, 目前只能靠一批社区中继才能做到. 我不希望人和人认同一个人社区的理念就要让人互相关注, 如果想知道社区发生了什么只需要打开 Nostr.moe 看看主页就知道了, 关掉就能回到自己的社交圈子. 在 Nostr 这里消息视图的概念才刚刚起步, Bluesky 就有这种强大的能力, 而且非常成熟, 可以过滤全球的消息也能只过滤用户自己的关注人消息.

via Nostr@cxplay
#吐槽

这好像是我知道的第二个 iOS 签名器
quoting
nevent1q…l7v6
Excited to launch Aegis v0.1.0 beta version, a new Nostr signer client!

Aegis is a simple, cross-platform Nostr signer that supports multiple connection methods.
- Currently available on iOS via TestFlight.
- Just keep Aegis app open — it will stays alive in the background and keeps your connection stable.
- Supports iOS URL Scheme login for inter-app auth flows.

The app is still in beta, so you might run into some bugs — feel free to reach out if anything breaks!

Try it now:

👉 https://testflight.apple.com/join/DUzVMDMK

👨‍💻 Code: https://github.com/ZharlieW/Aegis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4ds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哈, 还真是, 万亿补贴让创业变得更加艰难了. :bili_doge: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vsx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回到浏览器新标签页扩展这类软件上来, 现在在用的浏览器扩展也只是随便找了个网红产品在用, 并不如 MONKNOW 本身那样功能恰到好处, 好在可以导出导入数据, 不必非得登录账号.
现任的这个扩展有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比如用力过猛的动画(很多国产 Web 应用都有这种过度设计), 尝试去复刻国产手机上的 "原子组件" 的小组件, 甚至包括某些具体功能的应用. 在尝试把浏览器主页变成另一个系统桌面. 但我进浏览器就是为了浏览网页, 看资讯也会直接打开网站应用, 我要玩网页小游戏(真的会玩吗)会打开页游, 甚至还有图片压缩和视频剪辑的小组件, 无力继续吐槽了. 此外, 看时间和日期我会点开 Windows 的右下角而不需要浏览器也来提醒我时间, 待办我会用自己的笔记软件管理而不是在浏览器里 TODO, 而有的扩展甚至记事本都有, 是真的太强大了. 这就是真正的 WebOS 啊.

这就是目前大多数新标签页扩展插件存在的问题, 功能越做越杂, 有人会说 "它们都可以关, 你不用你可以不开". 但问题是这是开发者耗费时间和精力才做出来的东西, 如果有时间开发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怎么不去做新产品研究用户体验? 真的是别人在做什么就抄什么, 用户想要什么自己觉得用户想要什么不调研就直接全部加上.
把用户奉为上帝的后果只有停不下来的迁就, 把产品变成一团乱麻徒增维护成本. 最后产品发展越来越慢, 老用户开始流失, 因为别人更会迁就用户, 别人更有精力和资源和用户玩过家家; 新用户面对着超高的产品复杂性, 而开发却一个产品用户指南和实践都没时间写过因为全天候都在扮演卑微的乙方天天都在写业务, 就祈祷新用户自己是产品体验大师自己慢慢适应吧.

最后的一点, 是某些扩展开始主动上传用户使用数据了, 在浏览器扩展里面加入 Google 分析, 回传用户添加和点击的每一个主页图标数据. 我不知道这是真的为了改进产品还是为了什么, 至少是他们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里面就提前写好且声明了变更无需告知用户的合法合规协议.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jml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懒猫微服的老板在 Twitter 求浏览器新标签页插件:
https://fixupx.com/manateelazycat/status/1911805573601149073

想起我自己也是一直都在将就着用, 以前最喜欢的是 MONKNOW, 但可惜距离上次移除后重新上架就再也没有更新过了(已经有一年多没更新了).
我也知道软件在达到完善的地步之后如果没有问题就没要去动它了, 但是 MONKNOW 在内的新标签页是依赖云服务的软件, 至少也在依赖包括他自己的和浏览器扩展商店分发在内的服务, 这是个 SaaS 而不是单纯的软件, 而 SaaS 就是要求保持维护甚至 SLA 的, 至少也要主动让用户知道服务还在活着, 即使是每年刷一个版本号也好, 这多少也是种告诉用户 "我们的服务没有关闭". 作为一个闭源的软件, 依赖于闭源云服务组件的软件, 在我吐槽之后的两年依旧没有任何动作. 而这个产品是 2020 年才被我发现的, 如果现在去看当时的推荐文章里面的截图, 其实和五年后的现在没有任何区别, 大概率这五年也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更新.
可能是这五年之间真的由于产品太过于完美了导致不需要更新只需要维持上架和后端服务器维护就好. 可惜扩展商店的那些评论告诉我这是不存在的, 是开发者完全没有打算改进产品了. 这就是很多独立开发产品最后的运营状态, 有的从商店下架了, 用户就再也找不到应用了, 然后 SSL 证书过期云服务崩坏, 许可管理崩坏用户无法验证自己的付费, 域名到期, 应用也跟着彻底死亡. 独立开发就是 oneman 的事实无需争辩, 软件和服务能不能持续发展全凭开发者的人品和精神状态, 有时候还要靠一点运气.
quoting
nevent1q…xhln
独立开发者类比云计算行业有个类似的词: oneman

这也是我为什么讨厌需要依赖网络或者其他第三方来实现许可和数据控制的软件的原因, 特别是独立开发的产品. 只要不是本身是 SaaS, 我不仅希望我能离线使用, 还希望我购买的软件能在离线环境下知道我买过了. 这才是我讨厌订阅制的主要原因, 因为它默认让软件依赖云服务统统变成 SaaS, 然后才是借着灵活定价的借口给服务涨价.
而对于 SaaS 我至少也很在意用户的数据如何被用户控制, 能不能导出配置, 能不能账户之间迁移, 能不能自助注销账户.

via Nostr@cxplay Short Text Note by CXPLAY (reply)
#吐槽

挖到宝了!微服界颜值天花板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r421777u

国内开源开发者 ManateeLazyCat 的创业项目. 从商品描述到推广视频都花了很多时间介绍外观和设计, 甚至是带有专利的机箱结构设计, 专门拿出主流的黑盒子的 NAS 对比. CPU 是 Intel i5-1135G7, 大概是五年前的中低端轻薄本的处理器, 低压U. 最大 32GB + 8TB, 硬件用 2.5 寸盘... 大概是叠瓦盘. 接口上就是普通的小主机的单网口搭配.
京东起售价 ¥5399, 16+2TB; 顶配 ¥8899, 32G+8TB. 不过老板看起来很热情, 只要是开源开发者都能找他领优惠券.

开发者购机优惠 | 懒猫微服开发者手册
https://developer.lazycat.cloud/developer-cyber-discount.html

Andy Stewart (@manateelazycat) / Twitter
https://x.com/manateelazycat

#Hardware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28s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说实话, 就算无法改变事实真的实施了, 这个激进地缩短证书有效期的操作给的过渡时间太短了, 很多依赖 SSL 证书的业务应用和系统都没准备好应对这种变化, 三年真的够某些系统改造完成添加适应证书自动化更新的特性吗?

刚刚在群里, 群友在抱怨 poste.io (一个轻量的电子邮件服务器)无法热重载而让他不能放心地推送证书更新, 如果使用完全重载, 那就只能祈祷这几秒钟的时间里不会收到邮件消息入站了, 否则直接丢失邮件. 这还是目前证书普遍有 90 天的状况.
邮件系统是比较特殊的, 这是真正的古董级别消息系统, 内部依赖的 SSL/TLS 是和反向代理不兼容的(至少在我的认知里), MX 邮件服务器直接使用 SMTP 和其他服务器通讯, 反向代理的软件大多是设计给 Web 服务使用的, 而 SMTP 是直接的 TCP 协议, 使用反向代理在邮件服务器实践里面就是不标准的做法. (主要是我也还不会在 TCP 包的转发出现问题的时候 debug)

除非, 对邮件服务器在内的这些无法适应的直接改造软件使其适应, 或者切换为集群部署, 但后者在大多数的中小型组织里是很少见的. 某些组织里面改造这些需要的时间和资源大概率也无法适应 "三年之期".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phz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眼里微信群的唯一优点是它是微信里的, 仅此而已. 找人进群问他有没有 QQ 还会迟疑一下他用不用 QQ, 而微信基本没有这个顾虑, 小红书也有这个问题, 但它毕竟我给 QQ 的替代不是微信的.
而 QQ 的优点... 可能是合并转发真的很方便吧. 方便转发逆天群友对话, 甚至想 Telegram 也有这种功能.

via Nostr@cxplay
#吐槽

QQ 群聊更好的替代不是微信, 而是: 小红书群聊
基本完全复刻的界面, 操作习惯可以完全照搬过来, 用过 QQ 群聊的立马适应, 只是没有群语音通话和群文件功能, 还是不太方便. 所有链接都不会自动识别(包括小红书自己的), 直接避免应用内打开! 这在国内群聊软件里居然成为我眼里的优点了.
最大人数似乎是 500, 但是有个超过 480 人自动清理成员的功能开关. 这简直是长久以来 QQ 和微信群的最大痛点, 群容量不够的前提下开新群会增加管理和拉新难度, 而腾讯不做就是不做.

via Nostr@cxplay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