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tuc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观察了一下 GitHub 在 Twitter 上的预览表现. 最后发现它的 twitter:title 和 og:title 其实其实就是包含了项目的描述(description)的. 虽然它也做了把元数据打印在 og:image 和 twitter:image 上的事情, 但即使没有卡片也可以靠一个标题就描述完整个网页.
之前一直不喜欢 GitHub 这个冗长的网页标题, 为什么要把项目描述写进去呢? 导致我填文档引用的时候还要手动去删掉这些描述. 现在我算是懂了, 但是也无法排除 GitHub 根本不是为了 Twitter 才这样做的.
现在的静态生成器为了元数据在 Twitter 上表现良好, 只能用依赖于外部的 OG 图片渲染, 特别是边缘函数. 在我看来这就是种过分迁就, summary_large_image 可以说是好的 OG 扩展属性, 但现在开始为了这个 summary_large_image 直接隐藏 描述了.
以后建议专门针对 twitter:card 的 summary_large_image 模式的预览模式, 如果不想依赖外部的 OG 图像渲染, 那就直接把描述写进 twitter:title, 因为这个模式下的 twitter:description 已经失去作用了.
现在回看 Telegram 的网页元数据机器人的 UA, 也是更加理解如今的浏览器 UA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 喜欢 Telegrambot (like Twitterbot) 吗? 以后新的平台只需要写成 MyPreviewBot/1.0 (like Telegrambot, like Twitterbot) 就好了, 直接对着 Open Graph 适配还能请求网页支持 Twitter 风格的元数据扩展. 但现在我更想去掉这个 like Twitterbot.
via Nostr@cxplay
In reply to nevent1q…tuc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观察了一下 GitHub 在 Twitter 上的预览表现. 最后发现它的 twitter:title 和 og:title 其实其实就是包含了项目的描述(description)的. 虽然它也做了把元数据打印在 og:image 和 twitter:image 上的事情, 但即使没有卡片也可以靠一个标题就描述完整个网页.
之前一直不喜欢 GitHub 这个冗长的网页标题, 为什么要把项目描述写进去呢? 导致我填文档引用的时候还要手动去删掉这些描述. 现在我算是懂了, 但是也无法排除 GitHub 根本不是为了 Twitter 才这样做的.
现在的静态生成器为了元数据在 Twitter 上表现良好, 只能用依赖于外部的 OG 图片渲染, 特别是边缘函数. 在我看来这就是种过分迁就, summary_large_image 可以说是好的 OG 扩展属性, 但现在开始为了这个 summary_large_image 直接隐藏 描述了.
以后建议专门针对 twitter:card 的 summary_large_image 模式的预览模式, 如果不想依赖外部的 OG 图像渲染, 那就直接把描述写进 twitter:title, 因为这个模式下的 twitter:description 已经失去作用了.
现在回看 Telegram 的网页元数据机器人的 UA, 也是更加理解如今的浏览器 UA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 喜欢 Telegrambot (like Twitterbot) 吗? 以后新的平台只需要写成 MyPreviewBot/1.0 (like Telegrambot, like Twitterbot) 就好了, 直接对着 Open Graph 适配还能请求网页支持 Twitter 风格的元数据扩展. 但现在我更想去掉这个 like Twitterbot.
via Nostr@cxplay
#吐槽
影视飓风的评测问题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25nzkEU8
这应该是所有的产品评论和测试都会遇到的问题, 特别是硬件评测. 市场里面亦有细分市场, 一个公司既出割韭菜的产品也出物有所值的专业产品是完全不冲突的, 市场部分就是完全的 "触达" 争夺战, 也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而预算是有限的, 要想要酒香直接飘出巷子飘到每个人面前, 这个成本必须要被计算.
而流量的概念也只适用于传统的中心化平台, 去中心化的平台基本上是无法准确测量流量数据的, 而在 Nostr 这边连准确的粉丝数都是无法准确测算的, 这就像 BitTorrent 里面永远无法得知一个 Torrent 到底有多少人在为它提供 peer, 除非和所有的 tracker 建立链接. 根本不会有人会到这些平台专门为了流量起号, 没有量化的运营数据等于直接无法和上级汇报工作. 用户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在无数个节点之间无限复制, spam 也是一样. 这最后就导致了为了获得流量的人只能优先考虑选择中心化平台, 影视飓风早就对哔哩哔哩的视频压缩问题不爽了, 那怎么不和 LTT 一样建一个 Floatplane? 是因为不想吗, 是因为没必要. 影视飓风恐怕从来就没打算做过私域内容, 而要和巨头平台争抢公域流量是什么样神仙后台的才能做到的. (这里的公域是 UGC 平台, 不是 PGC) 要像哔哩哔哩一样忍受十多年无法盈利, 需要的毅力更为惊人.
via Nostr@cxplay
影视飓风的评测问题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25nzkEU8
这应该是所有的产品评论和测试都会遇到的问题, 特别是硬件评测. 市场里面亦有细分市场, 一个公司既出割韭菜的产品也出物有所值的专业产品是完全不冲突的, 市场部分就是完全的 "触达" 争夺战, 也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而预算是有限的, 要想要酒香直接飘出巷子飘到每个人面前, 这个成本必须要被计算.
而流量的概念也只适用于传统的中心化平台, 去中心化的平台基本上是无法准确测量流量数据的, 而在 Nostr 这边连准确的粉丝数都是无法准确测算的, 这就像 BitTorrent 里面永远无法得知一个 Torrent 到底有多少人在为它提供 peer, 除非和所有的 tracker 建立链接. 根本不会有人会到这些平台专门为了流量起号, 没有量化的运营数据等于直接无法和上级汇报工作. 用户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在无数个节点之间无限复制, spam 也是一样. 这最后就导致了为了获得流量的人只能优先考虑选择中心化平台, 影视飓风早就对哔哩哔哩的视频压缩问题不爽了, 那怎么不和 LTT 一样建一个 Floatplane? 是因为不想吗, 是因为没必要. 影视飓风恐怕从来就没打算做过私域内容, 而要和巨头平台争抢公域流量是什么样神仙后台的才能做到的. (这里的公域是 UGC 平台, 不是 PGC) 要像哔哩哔哩一样忍受十多年无法盈利, 需要的毅力更为惊人.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7zs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 PR 了又不乐意合并, 挑三拣四. 然后继续找它的上游继续使用辈分提升技能, 互相当爹. 结果一看他也在上游, 退无可退了, 直接硬分叉, 理由是我的 Libre 和某人的 Libre 互斥.
via Nostr@cxplay
In reply to nevent1q…7zs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 PR 了又不乐意合并, 挑三拣四. 然后继续找它的上游继续使用辈分提升技能, 互相当爹. 结果一看他也在上游, 退无可退了, 直接硬分叉, 理由是我的 Libre 和某人的 Libre 互斥.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ee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梦才开始跳, 股民就跟着跳了. 说明股民都是车万, 世界和平☮️
via Nostr@cxplay
In reply to nevent1q…ee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梦才开始跳, 股民就跟着跳了. 说明股民都是车万, 世界和平☮️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GN】《失落星船:马拉松》CG宣传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qoGYxEox/
https://www.marathonthegame.com/zh_cn/announcement
《Marathon》, 马拉松. 这部在线游戏编剧和导演是爱死机中《吉巴罗》和《证人》的导演 Alberto Mielgo, 现在终于有个游戏直接相关的剧情短片了.
当然说的是这个版本的游戏, 在这个马拉松之前已经有三部曲游戏了:
【JTA中字】马拉松编年史剧情解析_光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qC4YyEER
Bungie 自己也说「此游戏与原版《Marathon》三部曲所处的世界相同,但并非重置版或直接的续集。」很显然这个导演和编剧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版本的马拉松基本上就是 "彩绘机动队: 逃离合成人星球", 世界被行星级的 AI 统治, AI 制造和享受合成人统治. AI 用计算机里的图形(包括 ASCII 艺术)在现实世界模拟创世, 把世界变成 AI 的终端反过来给 AI 带来刺激.
【Bonn中字】马拉松艺术风格与图形语言分析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mk9YfEAA
【中字】游戏马拉松(惑星行者)艺术风格的解析Marathon Art Style Breakdown机翻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BqrYUEyE
#Game
via Nostr@cxplay
【IGN】《失落星船:马拉松》CG宣传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qoGYxEox/
https://www.marathonthegame.com/zh_cn/announcement
《Marathon》, 马拉松. 这部在线游戏编剧和导演是爱死机中《吉巴罗》和《证人》的导演 Alberto Mielgo, 现在终于有个游戏直接相关的剧情短片了.
当然说的是这个版本的游戏, 在这个马拉松之前已经有三部曲游戏了:
【JTA中字】马拉松编年史剧情解析_光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qC4YyEER
Bungie 自己也说「此游戏与原版《Marathon》三部曲所处的世界相同,但并非重置版或直接的续集。」很显然这个导演和编剧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版本的马拉松基本上就是 "彩绘机动队: 逃离合成人星球", 世界被行星级的 AI 统治, AI 制造和享受合成人统治. AI 用计算机里的图形(包括 ASCII 艺术)在现实世界模拟创世, 把世界变成 AI 的终端反过来给 AI 带来刺激.
【Bonn中字】马拉松艺术风格与图形语言分析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mk9YfEAA
【中字】游戏马拉松(惑星行者)艺术风格的解析Marathon Art Style Breakdown机翻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BqrYUEyE
#Game
via Nostr@cxplay
#吐槽
这才是真正的 DJ ✋😭✋
每个人听电子乃至合成器的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 DJ Mag 了.
LISA - Born Again feat Doja Cat & RAYE (Purple Disco Machine Remix) (Official Audio)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sdtIkSINQ
#Music
via Nostr@cxplay
这才是真正的 DJ ✋😭✋
每个人听电子乃至合成器的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 DJ Mag 了.
LISA - Born Again feat Doja Cat & RAYE (Purple Disco Machine Remix) (Official Audio)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sdtIkSINQ
#Music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nuy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g.co/gemini/share/fc1b67083965
LLM 正在让无限猴子定理以专门的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实现, 这里有无数个不眠不休不吃香蕉的 "电子猴", 最快到每分钟都能敲出一本完整莎士比亚著作. 这个定理还在继续否定艺术品的独特性, 对重新演绎轻描淡写, 以为真的是电子猴子写出了著作. 喂给了 AI 著作全文, 最后 AI 又通过提示词输出的一模一样的原文, 这两篇著作完全相同, 但一篇是从作者脑内排列出来的, 另一篇是 LLM 提前知道了 "莎士" 后面极大概率接的是 "比亚" 才生成的东西. 只要是人, 都无法区分它们的区别, 只要内容相同那就是真的, 至少也是复制品, 更无人在意复制手段.
理论是真的, 电子猴真能敲出一个 Linux 内核的源代码库来, 还能接受语境提示, 去预测输出. 有语料的情况下会让幻觉少很多, 再加上 "推理" 也就是自我核查会让电子猴更加受控. 但让它敲下一个内核版本的新代码就会让所有人群起而攻之了, 并不是不能做到, 而是不被这份 "著作" 的受众允许. 轻描淡写的重新演绎问题当然也存在于代码里面, 但大多数人都不在意 AI 给艺术品的重新演绎, 给蒙娜丽莎画真正抿嘴微笑的版本, 给拾麦者画突遭雷阵雨的版本, 给星空画彗星过境的版本, 这些也都不会在大众和艺术界引起什么好的波澜. 轻描淡写的是电子猴, 流传于世的艺术品从来没有被真正接受过重新演绎, 它们都被视为是无许可下 "合理使用". 现在的 AI 公司会给内容加上水印也就是去主动表明内容的生产过程. 大众的艺术和哲学素养还没能脱离繁重劳动被彻底解放, 艺术品和艺术能力依旧是稀缺的, 所以依然还会有人认为人的重新演绎和 AI 的重新演绎是没有区别的, 不管是 AI 还是人类, 真正在明显微笑版本的蒙娜丽莎是不被接受, 这是垄断艺术解释权的少部分人的权威宣告.
但是我希望蒙娜丽莎是真正的在微笑而不是面对着画家后才被画家诠释的朦胧美感, 想要看到真正的劳动人民面对无法预测的自然环境的无奈但又从容的应对, 希望看到梵高内心的彗星能在法国精神病院的夜空上长久停留.
via Nostr@cxplay
In reply to nevent1q…nuy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g.co/gemini/share/fc1b67083965
LLM 正在让无限猴子定理以专门的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实现, 这里有无数个不眠不休不吃香蕉的 "电子猴", 最快到每分钟都能敲出一本完整莎士比亚著作. 这个定理还在继续否定艺术品的独特性, 对重新演绎轻描淡写, 以为真的是电子猴子写出了著作. 喂给了 AI 著作全文, 最后 AI 又通过提示词输出的一模一样的原文, 这两篇著作完全相同, 但一篇是从作者脑内排列出来的, 另一篇是 LLM 提前知道了 "莎士" 后面极大概率接的是 "比亚" 才生成的东西. 只要是人, 都无法区分它们的区别, 只要内容相同那就是真的, 至少也是复制品, 更无人在意复制手段.
理论是真的, 电子猴真能敲出一个 Linux 内核的源代码库来, 还能接受语境提示, 去预测输出. 有语料的情况下会让幻觉少很多, 再加上 "推理" 也就是自我核查会让电子猴更加受控. 但让它敲下一个内核版本的新代码就会让所有人群起而攻之了, 并不是不能做到, 而是不被这份 "著作" 的受众允许. 轻描淡写的重新演绎问题当然也存在于代码里面, 但大多数人都不在意 AI 给艺术品的重新演绎, 给蒙娜丽莎画真正抿嘴微笑的版本, 给拾麦者画突遭雷阵雨的版本, 给星空画彗星过境的版本, 这些也都不会在大众和艺术界引起什么好的波澜. 轻描淡写的是电子猴, 流传于世的艺术品从来没有被真正接受过重新演绎, 它们都被视为是无许可下 "合理使用". 现在的 AI 公司会给内容加上水印也就是去主动表明内容的生产过程. 大众的艺术和哲学素养还没能脱离繁重劳动被彻底解放, 艺术品和艺术能力依旧是稀缺的, 所以依然还会有人认为人的重新演绎和 AI 的重新演绎是没有区别的, 不管是 AI 还是人类, 真正在明显微笑版本的蒙娜丽莎是不被接受, 这是垄断艺术解释权的少部分人的权威宣告.
但是我希望蒙娜丽莎是真正的在微笑而不是面对着画家后才被画家诠释的朦胧美感, 想要看到真正的劳动人民面对无法预测的自然环境的无奈但又从容的应对, 希望看到梵高内心的彗星能在法国精神病院的夜空上长久停留.
via Nostr@cxplay
#吐槽
Google Gemini 的网页浏览器能力也有点不真实, 我发给他我刚刚更新的个人关于页让它访问, 然后给出了明显是旧页面语境的回答. 这个页面已经三年没有更新过实际内容了, 而现在也绝对是使用了它们的搜索引擎索引作为缓存来实现的网页内容浏览. Gemini 在内的大多数能够查看网页的 AI 都是不会遵守 CC 许可在内的禁止商业使用要求的, 更别说是禁止重新演绎(ND)的要求了. 喜欢这样的互联网精神吗? 活在这里的人和内容都不得不接受, 而 robots.txt 也只是和 CC 差不多的全息赛博航标.
支持开源的人会基本认同 GPL 的传染性, 去最真正谴责不遵守协议的人, 成功到法律也认可协议权利, 公司也认同. 但支持开源 LLM 的人其实并不会关心训练资料里面是不是有带有超越 GPL 传染性和排他性的 CC ND 的. 艺术家也不关心, 更喜欢把权利交给版权代理, 让他们来保留所有权利, 然后对任何不爽的使用方式送出 DMCA 和群嘲技能, 发动其他艺术家联合抵制, 然后继续回到工业革命时代让那个时代的出版商, 这个时代的内容托管平台保留大部分权利. 公认的全球性版权法也只有 DMCA, 也因为不同地区版权法实践细节乱如牛毛. DMCA 也是艺术家去委托版权代理才能有效发动的技能之一, 不过大部分都是用没有 CD 的附加技能特别是法律成本威慑来实现权利.
然后开源运动的技术作家去编写技术书籍, 也得听这套祖宗之法. 不如就把知识也用 GPL 共享授权吧. 把书籍在内的艺术品变成只能通过源代码编译获取的衍生产物就行了.
via Nostr@cxplay
Google Gemini 的网页浏览器能力也有点不真实, 我发给他我刚刚更新的个人关于页让它访问, 然后给出了明显是旧页面语境的回答. 这个页面已经三年没有更新过实际内容了, 而现在也绝对是使用了它们的搜索引擎索引作为缓存来实现的网页内容浏览. Gemini 在内的大多数能够查看网页的 AI 都是不会遵守 CC 许可在内的禁止商业使用要求的, 更别说是禁止重新演绎(ND)的要求了. 喜欢这样的互联网精神吗? 活在这里的人和内容都不得不接受, 而 robots.txt 也只是和 CC 差不多的全息赛博航标.
支持开源的人会基本认同 GPL 的传染性, 去最真正谴责不遵守协议的人, 成功到法律也认可协议权利, 公司也认同. 但支持开源 LLM 的人其实并不会关心训练资料里面是不是有带有超越 GPL 传染性和排他性的 CC ND 的. 艺术家也不关心, 更喜欢把权利交给版权代理, 让他们来保留所有权利, 然后对任何不爽的使用方式送出 DMCA 和群嘲技能, 发动其他艺术家联合抵制, 然后继续回到工业革命时代让那个时代的出版商, 这个时代的内容托管平台保留大部分权利. 公认的全球性版权法也只有 DMCA, 也因为不同地区版权法实践细节乱如牛毛. DMCA 也是艺术家去委托版权代理才能有效发动的技能之一, 不过大部分都是用没有 CD 的附加技能特别是法律成本威慑来实现权利.
然后开源运动的技术作家去编写技术书籍, 也得听这套祖宗之法. 不如就把知识也用 GPL 共享授权吧. 把书籍在内的艺术品变成只能通过源代码编译获取的衍生产物就行了.
via Nostr@cxplay
#吐槽
更新了一下博客快三年没更新的关于页面, 算是真的给人介绍我和让人认识我.
以及调整了一下样式和配置, 读者可以更快地沉浸到阅读中.
https://blog.cxplay.org/about/
via Nostr@cxplay
更新了一下博客快三年没更新的关于页面, 算是真的给人介绍我和让人认识我.
以及调整了一下样式和配置, 读者可以更快地沉浸到阅读中.
https://blog.cxplay.org/about/
via Nostr@cxplay
#article #read
Our Best Customers Are Now Robots · The Fly Blog
https://fly.io/blog/fuckin-robots/
#PaaS #AI
via Nostr@cxplay_clip
Our Best Customers Are Now Robots · The Fly Blog
https://fly.io/blog/fuckin-robots/
#PaaS #AI
via Nostr@cxplay_clip
#article #read
Mastodon Exit Interview | Rob’s Posts
https://v.cx/2025/04/mastodon-exit-interview
via Nostr@cxplay_clip
Mastodon Exit Interview | Rob’s Posts
https://v.cx/2025/04/mastodon-exit-interview
via Nostr@cxplay_c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