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BY-NC-SA 4.0

频道: cx.ms/channel
笔记: cx.ms/memo
博客: cx.ms/blog
剪贴: cx.ms/clip
社交: cx.ms/sns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z6g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了一份自动字幕, 用 Gemini 2.5 Pro 做了一份机翻字幕, 视频也传到了123云盘, 虽然下个字幕不用登录账号, 但还是单独传了个字幕.
现在去用磁力下应该能秒离线了: a539fb0cfb3d86b1b505e5d1a1adf3bd32bd99b1

视频: https://cue.su/u/eel-jaguar-goat 提取码: 2643
字幕: https://cue.su/p/sloth-seal-mole

有效期一周

via Nostr@cxplay
#吐槽

小子, 这不只是去中心化, 这还有分布式!
一条消息在 Amethyst 完全体的信箱模型里面直接被发到了 40 个中继上, 恐怖如斯 :bili_fantastic: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yx4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要配置的只有前面两组收件箱和发件箱中继, 其他的就算不配置也不影响你用 Amethyst. 其他的中继都只是用来精细化设置客户端的行为和中继功能的.

1. 公共时间线中继 (发件箱): 你发帖子的时候 Amethyst 会首先保存这些帖子到的中继.
2. 公共收件箱中继 (收件箱): 你打开 Amethyst 的时候获取消息的时候首先获取的中继, 别人用 Amethyst 提及你和给你发消息的时候也会发到这些中继里面.
3. 私信收件箱中继: 可选. 你专门用来接收别人发给你的私信的中继, 就是收件箱中继, 但是允许你单独设置
4. 私人中继: 可选. 最好是本地中继, 比如 Android 上的 Citrine (黄水晶). 当然你也可以设置成一个只能用你的私钥授权来读取的远程中继, 是用来存草稿和 Amethyst 的本地软件配置的.
5. 代理中继: 可选. 比如 Bostr 这类聚合了多个中继的中继, 这里专门用来读. 如果设置了, Amethyst 就不会完全用信箱模型, 而是优先从你的这个代理中继列表里面查消息.
6. 广播中继: 可选. 和上面的代理中继是反过来的, 这里专门用来写. 也会覆盖信箱模型的行为. 如果设置了, 你发帖的时候会额外往这个广播中继发, Amethyst 还会把这个广播中继作为提示数据直接嵌入到事件的 JSON 里面, 方便别的客户端读取提示.
7. 索引器中继: 可选. Nostr 有一类只会存公钥元数据的中继, 这些中继就和 Google 一样是为了查消息和账号是不是存在有意义的元数据的, 在 Nostr 中主要用来查账号资料和信箱配置(也就是别人的发件箱和收件箱).
8. 搜索中继: 可选. 支持 NIP-50 这个 Nostr 搜索协议的中继. 你用 Amethyst 搜索功能就会优先从这些中继里面查.
9. 本地中继: 可选. 手机本地回环网络里面跑起来的中继(Android 上的 Citrine), 主要用来当缓存用, 可以帮你保存消息, 然后没网的时候也能打开 Amethyst 看, 也可以没网直接发帖, 又网了才重新广播出去.
10. 可信中继: 可选. Amethyst 新版本会默认用内置的 Tor 网关来连那些被 "隐私选项" 里面选项命中的中继, 随着你改隐私配置, 大部分中继就会变成不可信的中继, 所以 Amethyst 就决定用 Tor 来连. 你要是有自己的代理方案, 直接去隐私选项里面的 "Tor 和隐私预设" 改成基础就好了. 如果不改, 这部分设置里配置的中继即使是不可信的, Amethyst 也不会用 Tor 去连.
11. 屏蔽的中继 (中继黑名单) : 字面意思, Amethyst 任何时候都会拒绝去连的中继. 后续会被重新翻译为 "中继黑名单".

via Nostr@cxplay
#吐槽

看了一个过时的国内某技术交流活动的吃瓜集锦 PPT, 包含要素过多: 未成年, 跨性别, 女权, 性骚扰, 商业内幕, 个人隐私, 公关危机, 黑吃黑, 草台班子, 诉讼威胁

还挺有意思的, 特别是 "商业内幕" 部分, 其他的要素全都是直接或间接源自领导班子.

via Nostr@cxplay
#吐槽

#雀魂 排位是这样的, 一不注意它就⬇️⬆️⬇️⬆️⬇️⬆️给你看, 打一天跟没打一样.

via Nostr@cxplay
#吐槽

In reply to nevent1q…4e6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cent and pronunciation issues have always been an obstacle for learners of English, and I think it's not a serious issue, just as internet memes mocking British pronunciation are partly a result of human influence, It's overblown. My teachers used to emphas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and correct us on our Chinglish, but luckily, a lot of schools emphasize English but don't actually test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at all🤷‍♂️

via Nostr@cxplay
Back to Top